2019年自主招生即將拉開帷幕,對于低年級同學來說,雖然不是今年考試,但持續了解自主招生信息,了解自主招生高校要求,將為自己的自主招生之路打好堅實的基礎。
自2015年自主招生實施改革以來,近年來自主招生政策逐步穩定,但每年依然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調整和變動,在此條件下,學習了解最新的政策顯得尤為必要。學習自主招生不外乎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準備:
(一)了解自主招生范疇
自主招生從廣義上來講包括: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等,其中,狹義的自主招生是目前關注度最高,參與人群最廣,高校實施范圍最大的招生項目,也是大家最為關注的項目。
綜合評價和高校專項受招生區域、招生條件等限制,并未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但每年依然有不少的學生通過此種方式進入理想大學。在新高考全面實施下,綜合評價更是浙江、上海、江蘇、廣東、山東等地區考生進入名校的有效途徑。
(二)了解高校最新政策消息
研究一所高校的政策,最為直接的辦法,就是研究其自主招生簡章,重點關注招生條件、開設專業、優惠政策、考試模式等。對比往年,高校招生政策是否存在重點調整,尤其是招生條件的調整,會直接影響到該校當年的報考人數。如:復旦大學2018年對五大學科競賽要求降低為省一,直接導致2018年報名人數巨額增長。
除了以上信息外,關注高校最新錄取分數線,招生計劃、招生模式(是否大類招生)等也十分重要。
(三)綜合評估考生成績
參加自主招生必然會付出眾多的時間及精力,在參與前,家長和考生應科學評估考生成績、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等,便于未來選擇合適的大學及專業。
對于2019屆新高三考生,家長應深入了解孩子高中階段的學習情況,便于合理估計孩子未來一年的成績上升空間。
準備相關獎項證書
自主招生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考生,創新潛質難以具體衡量,學科特長可以用相應的獎項來衡量。所以,大家普遍都知道,參加自主招生需要具有相應的獎項證書。
(一)自主招生認可的獎項盤點
1、五大學科競賽:包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
2、科創類競賽: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等;
3、國際性賽事: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國際可持續發展項目奧林匹克競賽;
4、文科類競賽(參考):新概念作文、創新作文、語文報杯、北大培文、創新英語、英語能力等;
備注:2018年除了北京林業大學在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認可英語能力大賽外,其他高校并未明確說明認可哪些文科類賽事,本文文科類競賽根據高校往年招生條件列明。
5、其他獎項:丘成桐數學獎、丘成桐物理獎、英才計劃等。
(二)專利、論文、專著等
關于專利、論文、專注等因涉及面廣,很難確切斷定高校自主招生是否認可,建議報考前最好直接咨詢目標高校招生辦,報名時推薦報考與自己作品范圍相關的專業。
(三)社會實踐活動等
社會實踐活動在自主招生報名中,并不能像獎項一樣起到決定性作用,更多的是輔助作用,但可以幫助考生開拓眼界,增強自身綜合素質。
學習備考
自主招生雖然在關鍵時刻可以幫助考生優惠進入名校,但是一切都是建立在高考成績之上,考生平時成績影響自主招生初審,高考成績直接影響是否能被理想大學錄取。
所以,在準備自主招生時,不能因為準備各項競賽而完全忽視高考復習備考。尤其是綜合成績和競賽成績都不是非常優秀的考生,如果完全放棄高考復習而去準備競賽,這將是一項十分冒險的行為!
結語
最后提醒大家,準備自主招生注定是一場持久的戰,不管是前期的各種大賽準備,中期的擇校、報名等,還是后期的高考、自主招生考試,志愿填報等。每一環節都是費時費力,且至關重要。著手越早,準備越充足,最后,祝同學們都考上理想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