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訪問河北省保險中介行業協會!

河北省保險機構銷售從業人員管理自律公約(試行)

發布時間:2022-03-30

來源: 本站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全面強化保險機構的管理責任,督促保險機構規范銷售從業人員(以下簡稱銷售人員)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服務河北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落實保險公司主體責任加強保險銷售人員管理的通知》和《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管理的通知》等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管規定,經河北省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省保協)和河北省保險中介行業協會(以下簡稱省中介協會)全體會員單位協商一致,共同制定本公約。
  第二條 本公約所稱保險機構是指省保協和省中介協會的會員單位及其負責管理的河北省內分支機構。其中會員單位類別具體包括保險公司省級管理機構、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和保險經紀機構,以下統稱為省級保險機構。
  第三條 本公約所稱銷售人員是指在保險機構從事保險產品介紹、招攬、銷售的人員。包括各保險機構簽署代理合同的個人保險代理人和簽署勞動合同(含勞務派遣合同等其他用工關系)的員工。
  第四條 保險機構應全面履行并承擔其所屬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的管理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銷售人員管理制度,形成層層有責、層層負責、事事明責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銷售人員的執業登記、執業行為和有序流動管理。
  第五條 保險機構承諾互相監督,共同遵守,自覺履行公約規定,積極配合省保協或省中介協會的自律檢查,嚴格執行違約處理決定,自覺維護河北省保險市場競爭秩序。
第二章 執業登記管理規范
  第六條 保險機構應當制定規范統一的招錄條件、標準和流程,確保招錄的銷售人員品行良好,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規、監管規定和自律約定的禁止性行為。
  保險機構應當嚴格控制招錄權限,加強招錄宣傳材料管理,規范招錄信息發布,嚴禁模糊單位主體、誤導職位性質、混淆合同類型、夸大收入水平等做法,嚴禁慫恿銷售人員頻繁無序流動。
  保險機構銷售人員的招錄條件、標準和流程,應當向其銷售人員公開,主動接受監督。
  第七條 保險機構應嚴格審查擬招錄銷售人員的身份信息、學歷信息、從業經歷、失信和違法被執行信息等信息資料的真實性。保險機構不得錄用提供虛假材料申請入職的人員。若錄用后發現有虛假材料入職的,應當及時終止委托或聘用關系。
  第八條 保險機構應當按照規定為其銷售人員進行執業登記,發放執業證書。執業證書記載內容應真實、準確、完整,不得超出所屬保險機構的業務范圍和經營區域,并且與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登記內容保持一致。
  第九條 保險機構應當制定規范統一的注銷執業登記條件、流程、期限以及爭議解決方式,主動向其銷售人員公開,切實維護銷售人員合理、有序流動。
  省級保險機構負責督促指導所屬各級分支機構嚴格執行注銷執業登記制度,及時妥善協調解決所屬各級分支機構與銷售人員的注銷執業登記糾紛。
  保險機構因違反監管規定或自律約定,導致其與銷售人員的注銷執業登記糾紛升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上級保險機構負責對該保險機構的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負責人進行追責處理,并向所屬全部分支機構書面通報。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機構應當及時收回執業證書,并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中注銷執業登記:
  (一)銷售人員離職手續辦結的;
  (二)銷售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監管規定的禁止性行為,在一定期限內應禁止進入保險行業的;
  (三)銷售人員因其他原因終止執業的;
  (四)保險機構停業、解散或者因其他原因無法繼續經營的。
  第十一條 銷售人員離司具體流程適用各保險機構管理規定。各保險機構應嚴格按照公司規章制度或代理合同約定辦理銷售人員離職手續,不得無故拖延。
  第十二條 銷售人員離職相關矛盾糾紛,保險機構應積極協調,妥善化解,避免形成群訪群訴、纏訪纏訴、媒體輿情等負面事件。相關經濟和民事糾紛無法和解的,應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解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省保協或省中介協會可對保險機構履行公約情況實施自律檢查。
  第十三條 銷售人員與原所屬保險機構解約后,發現其在從業期間有違法違規行為需要追究責任的,新所屬保險機構應予配合提供銷售人員聯系方式。
  第十四條 保險機構應建立完整的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檔案,檔案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情況登記表、身份證和學歷證書復印件或影印件、執業證書申請登記表、保險銷售委托協議書、相關培訓的證明材料、入職和離職申請登記表、受到獎勵或處罰的相關文件、公司規定的其他資料。
  第十五條 保險機構應及時核對本公司銷售人員管理系統和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一致性,確保同口徑下系統數據保持一致。
第三章 執業行為管理規范
  第十六條 保險機構負責向其銷售人員開展崗前培訓和后續教育,培訓教育內容至少應當包括業務知識、法律知識、行業自律約定、職業道德及清廉金融文化,每人每年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0小時。其中法律知識應當包括但不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等。
  銷售人員執業前,應當通過崗前培訓、考試評估等方式,確保銷售人員熟悉掌握保險常識、監管規章規定和自律約定等內容。保險機構不得為入職培訓考核評估不合格人員辦理執業登記。
保險機構應當建立全部銷售人員崗前培訓和后續教育檔案,完整、真實、準確的記載培訓教育的具體時間、地點、人員、內容和方式等。 
  第十七條 保險機構應當要求其銷售人員主動向投保人出示執業證書和客戶告知書,明確向客戶告知其所屬保險機構的名稱、營業場所、業務范圍、聯系方式、投訴渠道及合同糾紛解決方式等。
  保險機構應當要求銷售人員使用統一規范的客戶告知書,告知書的格式和內容由省保協或省中介協會另行規定。
  第十八條 保險機構應督促其銷售人員使用省級保險機構或總公司統一印制的保險產品宣傳材料。省級以下保險機構以及所有銷售人員不得設計、印刷、編寫或變更相關保險產品的宣傳冊、宣傳彩頁、宣傳展板或其他銷售輔助品。
  第十九條 保險機構應當制定統一規范的銷售人員和銷售團隊管理制度,明確界定負責銷售團隊管理的人員(以下簡稱團隊主管)和保險機構負責團隊主管管理的負責人(以下簡稱機構主管)的職責,將銷售人員、銷售團隊的執業行為合規性與團隊主管、機構主管的考核獎懲掛鉤。
  保險機構應加強銷售人員執業行為的日常監測分析,全面督促團隊主管和機構主管切實承擔管理責任。銷售人員執業行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監管規定或行業自律約定的,保險機構要即時懲戒和內部追責,并按照管理制度對團隊主管嚴肅問責,同時向所屬全部保險銷售團隊書面通報。
  保險機構的銷售人員執業行為頻繁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監管規定或行業自律約定的,上級保險機構應當督促該保險機構嚴格內部追責通報,并按照管理制度對機構主管嚴肅問責,向所屬全部分支機構書面通報。
  保險機構的銷售人員或銷售團隊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省級保險機構應當督促分支機構嚴格內部追責通報,并按照管理制度對該保險機構的上級管理機構嚴肅問責,同時向所屬全部分支機構書面通報。
  第二十條 保險機構應當嚴格執行省保協或省中介協會制定的銷售人員失信行為信息登記管理制度,規范銷售人員失信行為的信息登記、查詢和使用,提高行業信息共享水平和聯合懲戒力度。
第四章 有序流動管理規范
  第二十一條 保險機構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銷售人員的正常流動,不得采取不正當手段阻礙其正常流動,不得故意拖延辦理解約手續。
  第二十二條 存在下列行為之一的轉司銷售人員,流入的保險機構不得錄用:
  (一)曾參與制售假保單或非法集資,違規銷售未經監管部門允許的非保險類金融產品;
  (二)為牟取私利,故意泄露流出保險機構商業機密和客戶隱私等資料的;
  (三)本人或唆使客戶到流出保險機構等單位無理取鬧,尋釁滋事,嚴重影響辦公秩序的;
  (四)在原所屬保險機構未注銷其執業證時,以任何保險機構名義開展保險銷售活動;
  (五)本人或唆使客戶利用各類新聞媒介捏造事實、散布謠言、故意炒作,詆毀原所屬保險機構,嚴重損害行業形象的;
  (六)唆使或假借客戶名義虛構事實進行投訴舉報,或配合客戶提供虛假證明證據材料的;
  (七)誘導客戶退保、轉保或從事其他損害原所屬保險機構及客戶利益的行為;
  (八)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和清廉金融文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九)法律、行政法規或監管規定的禁止性行為。
  第二十三條 保險機構招聘具有保險銷售從業經歷的銷售人員,應在行業信息系統中進行檢索,查詢其從業履歷和誠信狀況,符合招錄標準的予以錄用。
  第二十四條 保險機構應審慎招錄存在下列情況的頻繁流動銷售人員。流動次數依據銷售人員執業登記注銷次數計算,3個月內在同一保險機構重復進行執業登記的,不計入流動次數。
  (一)12個月內流動超過2家保險機構及以上的;
  (二)2年內流動超過3家保險機構及以上的;
  (三)3年內流動超過5家保險機構及以上的;
  (四)從業滿4年,但未在任何一家保險機構持續服務2年及以上的。
  (五)因違反銷售人員失信行為信息登記管理制度,被納入行業聯合失信懲戒機制的。
  第二十五條 保險機構不得采取“整建制”挖人等惡意“挖墻腳”方式,慫恿銷售人員頻繁無序流動。存在下列行為的,認定為惡意“挖角”:
  (一)30日內從同一家保險機構(保險公司的中支公司或中介機構的營銷團隊)引進或接收的銷售人員數量,超過原保險機構在冊人力的三分之一或15人以上的;
  (二)連續60日內從同一家保險機構(保險公司的營銷服務部或中介機構的營銷團隊)引進或接收具有直接從屬關系的銷售人員數量,超過原保險機構在冊人力的二分之一或20人以上的;
  (三)將原保險機構分支機構或銷售部門整建制轉為新轉入保險機構的所屬機構。
因保險機構裁員或退出市場等原因造成的流動不在本條規定范圍之內。
第五章 違約處理
  第二十六條 省保協、省中介協會按照《章程》規定,分別負責對其會員公司的履行公約情況實施自律檢查和違約處理。具體職能包括:
  (一)受理會員公司及其銷售人員違反本公約的行為的舉報,并及時核實處理;
  (二)接受會員公司的委托,對會員公司之間因從業人員流動所發生的糾紛和爭議進行協調或會商;
  (三)匯總違法違規或違反自律公約的銷售人員信息,為會員公司提供服務;
  (四)對會員公司履行自律公約情況進行統計監測、調查核實和檢查懲戒,并在行業內通報;
  (五)積極建立會員公司銷售人員信息管理系統,為實施公約提供技術支持。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本公約或拒絕、妨礙自律檢查的會員公司,省保協或省中介協會經其常務理事會審議決定后,可以根據違約行為的情節輕重采取以下措施:
  (一)警告并責令限期整改;
  (二)行業內通報批評;
  (三)公開譴責;
  (四)取消其會員單位資格;
  (五)向河北銀保監局報告建議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本公約實施后,新加入省保協或省中介協會的保險機構,須補簽本公約。
  第二十九條 各市保險行業協會應按照屬地責任原則,參照本自律約定,切實督促保險機構全面落實管理責任,持續規范銷售人員執業登記、執業行為和有序流動。
  第三十條 本公約內容與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管規定不一致的,以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管規定的具體內容為準。
  第三十一條 本公約的修訂或解除,需分別經省保協、省中介協會的理事會審議通過,由秘書處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公約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您好!目前官網已經進行全面技術升級,將不再支持低版本瀏覽器,為了保證您能夠正常使用,請下載或更新最新的現代瀏覽器!

返回頂部
免费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青草福利精品免费视频,精品国产污污污免费入口在线观看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做 | 制服丝祙第1页在线 | 一级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亚洲日韩高清AⅤ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